东南大学集成电路专业始创于1958年半导体专业,为承担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任务,2003年12月东南大学成立全国首家集成电路学院。后与电子学院合署建设办公,依托东南大学“电子科学与技术”国家双一流学科开展建设(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为最高等级)。2021年东南大学获批全国首批“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”一级学科,2022年集成电路学院独立建院,于南京、无锡两地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。
集成电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、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,学院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,瞄准集成电路“卡脖子”难题,打破学科壁垒,强化交叉融合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,支撑我国集成电路的自主创新发展。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集成电路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,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材料、器件、设计、制造及系统集成等方向的核心科学及工程问题,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衔接,强化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与应用。学院拥有一支长期坚持在科教第一线,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集成电路师资队伍,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7名,其中国家级人才35人次,一批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组织或专业机构担任重要职务,同时,聘请集成电路产业教授和校外导师等近150人,联合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工作。
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,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,近年来,学校在低功耗芯片、高能效智能芯片设计以及MEMS设计工具等方面研发工作进入国际前沿,中高端智能功率芯片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落地,实现自主可控,并成功出海,先后牵头获国家级科技奖四次,省部级一等奖八次,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产业领军及高端创新人才,为中国集成电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